转载一篇有意思的文章。这篇文章写于2010,修改过4次,这没准说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?
关于不了解的领域,兼谈Critical Thinking
思维的特点和缺陷
人类总是喜欢歌颂自己的大脑,比如:思想的威力,逻辑的威力,数学的威力(数学来自于思考),科学的威力(科学来源于思考),还有“意识”这个“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”[i]……blah blah……不过,几乎没有人关心过这种想法究竟来自于人体的哪个器官。
心理学中有一个研究偏见的试验是这样设计的,向随机抽样的一群人发放问卷,询问他们两个问题:1、你身边有偏见的人占多大比例;2、你自己有没有偏见,是否严重。结果,远超半数的人回答得非常一致:1、身边绝大多数人有严重偏见;2、我自己没有任何偏见。
人类的大脑就是如此:一生都在不停地犯各式各样的错误,同时还对本身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评价。之所以犯错误,是由人类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,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。比如人类有一种本能化思维方式:类比[ii]——也就是说,习惯于将自己先前总结出来的规律,施加在未知但看起来相似的事物上,而不事先考虑同样的规律是不是起作用,同样,大脑也不去辨别这两种情形是不是真的“相似”。这其中的“道理”大约是这样的:“卷心菜的味道不错,圆生菜和卷心菜长得差不多,那么圆生菜的味道应该也差不多?”举个程序员们喜闻乐见的例子:你在emacs里按Ctrl-X,C按得挺熟练觉得很爽,于是到了gedit和notepad里八成也会试试看灵光与否,或者到win32 cmd下敲find -exec/xargs,或者到LISP里写visitor,或者到Python里写GetSubString(index1, index2, step)函数……在这方面,成年人和婴儿的区别仅在于知识库中积累的数据不一样多而已(所以成年人才不再去尝试已消化过的食物的味道[iii])。在用类比去探索时,我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,但是在已经探索过的人群看来,这非常可笑并且没有必要。
试错法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[iv]。其中的“道理”大约是:“我不知道是不是行得通,但是做错了代价也不大,所以我想试试看”。低幼儿童会用剪刀去剪房间里的所有物体,其实也是一种试错。前面举的emacs的例子,也可以说是在试错。面对重要的东西,我们往往不会去试错[v],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于“重要与否”的评估存在着差异,导致对待同一个事物,某人觉得不重要,可以试错;但另外一个人就会对这种试错非常反感,甚至愤怒。
通常来说,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,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错误的,但我们会(自以为是地)认为自己是正确的。随着对事物的更多了解,每一时刻我们都会(不自觉地)修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,但每一次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该事物了,认为自己达到终极正确了,同时也会忽略自己刚刚还在犯错误这一事实。这其中的“道理”大约是这样的:“我已经修正了足够多的错误了,那么这里面就不会再有大问题了吧?”在软件开发中,程序员面对BUG也经常如此。心理学中的名词“面试者错觉”(interview illusion)就是在总结这样的一种现象,因为在企业面试的时候,这种现象最显著。
归因错误(更确切地: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)也是人类易犯的思维错误。其典型特征是: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,将坏的结果归罪于别人。比如:约会迟到,那是因为堵车太厉害;如果准时到达,那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讲信誉的人,故而“能够有计划地处理一切意外情况从而做到守时”。类似地还有:如果自己不守交通法(比如在“白实线”并线),那是因为有急事需要赶路;如果看到别人同样地行为,则是认为对方是一个“没有素质的人”。再回来头说软件公司的例子:处在组织中任何位置的人,包括CEO、VP、PM、Lead、QA & developer,也都会犯这种错误:一旦出了问题,大官儿会将问题推给小官儿,小官儿推给程序员,程序员推给外部条件,比如语言有缺陷,OS不稳定,SDK出BUG,Partner还延期……等等等等。如果最后成功了,程序员则会说“其实都是我们干的活儿”,CEO会说“那是因为我领导有方”,中层managers会说“CEO什么实际事情都不管,程序员们全都太懒,都是(因为)我们这些最难做人的中层经理们在不停地push”……
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,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“必要条件”当“充分条件”的现象,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,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。更进一步地,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。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,虽然“黑夜”与“犯罪”既不充分也不必要;或者,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,首先想到的是“不要伤害到我”。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。如果羚羊会说话,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:“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,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,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。”为什么不会有严格按逻辑推理行动的羚羊呢?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:“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,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;‘有狮子的味道’仅仅是‘有狮子’的必要条件,并不充分(甚至可能不必要),如果看到狮子了(充分条件),那我就会逃跑,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……”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,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[vi],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。我们可以认为: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,它们也已经灭绝了,因为比起“正常”的羚羊来,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。对于羚羊的正确选择是:不严格遵守逻辑,按照“未来预期最大化”和“未来风险最小化”的原则行事。这是一种合理且最优的生存策略,是一种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(感谢Pongba提供)。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的我们人类,也是同样:严格的逻辑思维不可能是天生的,只能依靠后天的训练。
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……所有的这些本能地、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(包括但不限于刚刚提及的),会导致这样一种(显而易见的)结果:我们在面对不了解的领域的时候,往往会出现认知上的偏差(以上的说理并不充分。如果有人不认同我也很正常。我也无法做到充分说理,因为我的这一份大脑无法真正说服别人的那一份大脑,除非两者在思想和认识上已经有一定的共同基础)。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会导致很多问题。将这些偏差列举出一些来,也正是我写此文的目的。
不要盲目质疑权威[vii]
可能是大家过去都被无良的“权威”欺骗了很多年吧(在某些方面还被欺骗着)。在当今的年代,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(比如屡有民科的种种质疑见诸报端)。但对于懂得如何求知的人,有一条原则还是一直没有变化的: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,要多作调查和思考。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[viii]。因为在“绝大多数情况下,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”。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,往往会闹出笑话。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,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,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,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,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(Aspect experiment),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,甚至有人笑称: “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,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”。[ix]
再举几个例子。比如,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[x],它和多数(未受正确汽车安全教育的)人的直觉相违悖:
a)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,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。
b)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。
c)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。
参考资料: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,安全带+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(数据来源:NHTSA)。同时,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%(数据来源:IIHS)。
又比如:近视的遗传率为90%(标准的说法为0.9)。也就是说,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,在90%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。
再比如,我们平时“尝”到的各种味道,除掉有限的五种味道之外[xi],其它的都是由鼻子“闻”到而不是舌头“尝”到的。这五种舌头可以感受的味道为:酸、甜、苦、咸、鲜(一部分的上腭也可以识别这些味道)。除此之外,其它的味道都是被鼻子“闻”到的(蒸发后的唾液携带着少量食物分子进入鼻腔从而被闻到)。吃芥末的感受会让人真实体会到这一过程。
还比如,我们直觉上认为大部分为黑色的屏幕会省电,而且传统的CRT屏幕也是这样的。但是对于新型的LCD显示器,屏幕颜色对于省电则变得基本上无关紧要,因为LCD是靠背光照明,无论屏幕颜色是黑是白,它的背光是一直全开的。如果想要追究起来,白色屏幕比黑色屏幕会更省电,因为黑色屏幕是要通过电压驱动液晶分子才能得到的,而白色屏幕是未驱动时的“本来面目”(仅对TN而言的;IPS/OLED则是黑色省电)。想要让LCD显示器省电,关闭它才是王道(手动关闭/自动超时关闭)。
对于权威,不是不能质疑,事实上,许多开创性的理论都是经过质疑权威而发明的。质疑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,其基础则是知识和实验。关于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不讲太多,请参考托马斯·杰斐逊编写的学生誓言: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。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。我保证接受教育,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(卡尔·萨根:http://www.cnread.net/cnread1/kpzp/s/sagen/mgcm/025.htm)。
不要放大局部经验
“不要将局部经验(或经历)当成普遍事实”。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,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,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,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,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[xii]。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,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——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。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,多半我们是要去怀疑它。在怀疑的过程中,因为有了“一票否决/证伪”这样一个逻辑利器,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。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: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,经常和她的婆婆(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)发生冲突,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。比如有一次,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,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,长大之后会“屙不净屎”。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,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“经验”是正确的。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,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,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、奉为圭皋的经验,也是她在儿子身上“试验”成功的经验。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,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。婆婆的“逻辑”大约是这样的:“你说你那方法科学,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?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,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?”[xiii]
回到程序员的问题上,这种应用局部经验的情形也不少。比如:“我上次这样试验过,行不通的”,或者“我这样编译过,没问题的”。“行不通”是因为什么行不通?是方法有错还是环境在干扰[xiv]?“编译过没问题”,是表面上没问题还是真的没问题,是编译器的特性还是标准中的规定[xv]?
个人经验和科学理论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,关于如何处理这种冲突,可以按科学界通用的证据原则去处理。并且,证据原则中有如下一些证据强弱的判断式:双盲>单盲,盲法>不盲,试验>观察,随机试验>非随机试验,对照实验>无对照实验,前瞻性观察>回顾性观察,系统性观察>非系统性观察( 个案系列、个案、经验),“个案系列”>个案,专业人员观察>非专业人员观察(上面这段话是引用的,从笔记里Ctrl-Y的,出处忘了)。
不要捍卫一知半解
我们都不必要、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做到深入了解,像“全才”一类的称呼离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遥远了(毕竟早已不是达芬奇所处的年代了)。不管你了解多少个领域,在一个领域上了解得有多深入,都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知识领域。所以,出现对某个领域一知半解的情况,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。比如程序员们都懂一点颜色的表示法——如何用RGB值组成颜色(做过视频处理的人估计还懂ycrcb)。但是如果用Chromatology的高度去要求,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合格了(比如D65光源的意义……)。
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:一般人都会使用相机,在不少论坛里还能碰上许多“摄影爱好者”或者职业摄影师。但你要是搬出《大不列颠摄影教程》跟他探讨镜头的像场性质(场曲、边缘解像等)、慧差、球差、色差(两种)等性质,那么多数人都会变哑巴[xvi]。
或者另一个例子:几年前,在LCD显示器刚刚开始普及时,很多人都在谈论面板的反应时间,厂商也在想方设法提高该指标,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反应时间是如何定义的?真正的响应是不是按标注的反应时间?(http://www.tomshardware.com/cn/953,review-953-5.html)
再举一个例子,在中国有不少人会开车,在有些国家多数人都会开车。但是如果你去讨论“主减速比”、“传动比”和“刹车点”、“走线”、“换档时机”,估计多数人会感到难以理解,只有少数竞速爱好者会喜欢这样的话题。但他们也只是比普通人多知道了那么一点儿点儿,比如多数竞速爱好者对于自动变速箱中的“锁止离合器”都没有任何概念。(再比如:铝合金副车架的晶间腐蚀)
多数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,在内心深处是能够感觉到的。如果自己能够坦然面对,一般也不会有人嘲笑你(以下情况暂且不计:1、懂得太少又想冒充高手;2、遇到有人格缺陷的高手)。但是这里面有一个“面子”问题,一个人“丢了面子”就想要“找回来”。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:如果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被打败了,那么他就会设法从其它方面“找回面子”(往往是用诡辩)。比如,如果你和一个纯C语言的“高手”讨论OO,那么他多半会用OO的缺陷和误用来反驳,或者用OO语言中的缺陷来反驳(如执行速度太慢,或语言太复杂,以致于“为了避免复杂性也要用C”,嘻嘻),以此方式来掩饰他在OO上的不足。或者当你去和一个汇编高手讨论LISP语言的威力,那么他多半会用执行速度来避开讨论的中心,或者用“本质上来讲都是图灵机(或者本质上都不是图灵机——因为内存不是无限)”来试图抹杀差异。
(多说一句:“从本质上来说都是……”这种red herring非常好用,诱惑性极强,一个想要理性辩论的人需要努力抵制这种诱惑,like what Gabriel Gray(Syler) did。我曾见过一个用“本质论”的高手,唉……)
一知半解不可怕,可怕的是“捍卫一知半解”(特别地:当一个人在一个小圈子里是“话语领袖”的时候)。作为理性的求知者,要平稳自己的心态,摆正自己的位置,别去计较一时言语上的得失,或者说:“不要太小心眼儿”
不要扩展专家地位
学问讲究深入,市场讲究niche,所以才有刚刚说的“不要捍卫一知半解”。同样的,这一条要说的也是类似的观点,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谈。
在某一领域是专家,换了领域之后多数情况就是白丁,在这种情况下,千万不要把自己还视作专家。例如: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,先后就读于儿科专业、生理专业、运动生理专业、生理专业。曾做过三年临床内科医生。这样的“专家”,在周老虎案件中的“专家地位”,就完全可以无视。
人云亦云不是事实
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是少数,几乎没有好奇心的人也是少数。多数人对于自己了不解的领域还是有一部分求知欲望的。即使少数没什么求知欲望的,也会被各种宣传手段强行灌输某些方面的“知识”。对不了解的领域,这些“知识”的积累可能来自于口口相传,可能来自于学校和培训,可能来自于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,甚至可能来自于传销、推销人员的灌输。事实上,经过这些传播途径,有许多错误的说法广为流传,正所谓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”(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Joseph_Goebbels)。我想每个敬业的人,对于自己的专业都会有较深程度的了解,但是毕竟社会分工太过细化,大部分人的知识仅限于自己了解的领域,对不了解的领域,往往不会随时以严谨地态度去审视,而是很容易地就去接受。一不小心,我们就会“中招”,成为错误说法的信徒和奴隶,并将其发扬和传播到更多的人。
比如“微波炉会破坏掉80%的营养”的说法。如果我们了解一点点关于人体的知识,明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营养,或者说什么才叫“营养”,这种伪科学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[xvii][xviii]。(人类所需的营养,主要是醣,蛋白,脂肪,这三者的比例相加接近100%。剩下的一点点比例是少量的维生素和微量的矿物质)
再比如“肯德鸡没有营养”的说法,也是常见的一种以讹传讹。即使不按照前面的分析法,用常理去推断也能搞明白——肯德鸡的食物是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的:小麦、牛肉、鸡肉、蔬菜、土豆、玉米、青豆、鸡蛋黄、色拉油、黄瓜、腌制蔬菜、胡萝卜、奶油、巧克力、可乐(主要是水,还有少量的糖)、固体橙汁和咖啡饮料等。如果有人说馒头夹鸡腿“没营养”,我想肯定有人会想“用大嘴巴抽丫儿的”。但如果说汉堡“没营养”,为什么许多人就相信了呢?
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国内对“亚健康”的概念的炒作,还有国内多年来对狂犬病的恶意误导(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factsheets/fs099/en/index.html)……
回到编程的方面,也有不少的例子。比如:熟悉stack的人不了解continuation,熟悉heap的人不了解GC,熟悉过程式编程的人不了解declarative,熟悉OO的人不了解函数式编程,熟悉CreateThread的人不了解pthread_create,熟悉visitor的人不了解multimethod,熟悉observer的不了解:after,熟悉ON_PAINT的人不了解signal/slot,熟悉QBoxLayout的人不了解wxBoxSizer……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所发表的“高论”,对于熟悉的人来说,往往会觉得很傻很天真。如果缺乏涵养,难免会冷嘲热讽,导致对方敌意地反唇相讥,最终发展成一场面子战争。
那么,如何区分某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不是真实可信的?其实很简单,还是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审核,多查资料,多做功课。“不寻常的见解需要不寻常的证据”(e.g. 毒品成瘾和越战士兵的研究)。如果一个(骇人听闻的)说法在流传,要先去检验一下它有没有证据。如果没有证据,姑且当笑话听好了。如果有证据,要求证一下是不是可重复的(被其它机构独立做出相同的实验结果),再去查阅相关的批判,从中了解到更多情况,多思考,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。(如果自己的结论与主流学术界背道而驰,那么要多加小心,因为主流学术界犯错误的概率,远小于我们作为一个门外汉而犯错误的概率)
P.S. 相比一般的科学实验,计算机“科学”方面的实验做起来就容易多了,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自己动手检验广为流传的许许多多的观点(比如JAVA VM的效率之类的。http://shootout.alioth.debian.org/)
想象猜测不是事实
对于不了解的领域,我们的大脑也不会停止想象和猜测,想象和猜测不是坏事,许多发明就是这么来的。只不过如果仅仅想象和猜测,但不做功课,那就是臆测了。常见的形式有:“人家专业XX师都是……样子的”或者“这所以做出XXXX事情,肯定是因为……”,再或者“之所以数据显示是这样子,是因为……”[xix]。这样的判断,离开了数据的支持,只能说是一句空话,没有任何意义[xx]。
比如在TopLanguage讨论组(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pongba/),前几天就发生了某些人对摄影师和闯红灯者的判断失误。在这里并不是要指责曾经判断失误的人,只是用来说明:人的大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(我的大脑也是一样。所以我才去不停地求证,一切靠统计数据——可信的数据)。
又比如:关于“将头伸出车窗,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受伤”这个判断,大家基本上会认同。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伤?此时的想象和臆测就不管用了,需要数字来说话。但作为人类,我们当然不可能选择随机双盲法去做试验(同样,也不可能用大量婴儿去做“三鹿氰胺”的毒理/病理实验),所以只能看统计数字并加以归纳。虽然我们通常会认为:将头伸出车窗后,被其它车辆撞击/被树枝广告牌刮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,但是对常这样做的宠物狗的统计结果表明,因飞行物和飞溅物撞击的受伤比例其实最高。同时,电动车窗受伤的报告数字也在警示人们,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危险其实发生的比率也很高(不仅仅儿童,许多成年人也是电动窗的受害者)。
再举一个例子(这个例子离多数人的生活有点远,但它正好是我的兴趣爱好。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来用于佐证应该也算是合适的):有一种格斗比赛叫做综合格斗(MMA),这种格斗的规则相当开放(它继承自古罗马斗兽场的精神):允许脚踢、膝撞、拳打、肘击,允许各种摔法,允许使用各种关节技(中国俗称擒拿),允许使用各种绞技(勒脖子令对方窒息),并且,即使一方已被打倒在地也不会中断比赛,而是允许另一方的选手用脚踩、足球踢(将对方脑袋当球踢)、或者骑在身上用拳打头或者用膝撞头[xxi](不要与WWE混淆,WWE仅仅是有剧本的表演)……单单听我描述,可能你会认为这种比赛相当残忍,而且伤亡率会相当地高。但是根据统计数字,伤亡率上来讲,看似残忍的综合格斗远比足球、橄榄球等运动要安全。
如果想要避免(或修正)错误的想象和猜测,有一个好办法:批判性地思考,同时一定要多看实验数字[xxii]。
不要预设他人的未知
一个人可能不了解某个领域,但这不代表其他人也不了解。或者,一个人仅仅对某个领域有浅层次的认识,但这并不代表别人也是一样(别人可能在此领域浸淫多年)。所以,不要将自己的未知等同于别人的未知,更不要因此就(甚至故意地)说问题是“不可知”的。举个典型例子:堆积大量的术语和名词,用来说明“这个不是你我能够明白的”,甚至说“不是xx研究能够解决的”……
到底应该如何去做?
简短总结一下:对不了解的领域,要多思考再发言。思考形式应该是critical thinking,要基于对知识的掌握,基于实验和数字。不要自以为是,不要凭空思考,不要随便下结论。
P.S. 讲起道理来谁都会讲,做起来却很难不犯错。所以我们要随时自醒。引用一句话:魔鬼在细节中。
附:不成立的证明
必要条件不可证明
这个道理很明白,但中国人却容易在这方面犯糊涂,导致这方面大大小小的例子很多:
1)钢产量高是工业发达的标致,所以我们必须要大炼钢铁,赶超英美。
2)奥林匹克奖牌多是体育发达的标志,所以我们必须要多拿奖牌,赶超俄美。
3)通过了ISO 9000认证表明工作流程是标准化的,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通过ISO 9000。
4)用C++/Java编写的优良软件中常常会出现模式,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使用模式。
5)CMM认证体现出……所以我们必须要……
有的时候,这种联系并不都是“必要条件”,而仅仅是相关。但即使相关度为1的,也有不必要也不充分的情况(比如相关的这两个项目都由共同的某个原因所决定。二者都是结果,互相之间无因果关系)。举个例子:有些人会用这样的“逻辑”来论证:“在长安俱乐部有年卡的律师,应该都是名律师吧……”
如果必要条件被当成充分条件来反驳,那就更是一笔糊涂帐了,虽然表面上看起来“还挺有道理“的。例如:
论坛ID_A:只有找出良好的抽象,才能做好软件。
论坛ID_B:放屁!傻B!谁告诉你只要找出抽象就能做好软件了?你雇一堆白痴程序员加一个白痴经理试试?
(关键字提示:“只要……就”和“只有……才”)
问题实验不可证明
理论需要实验来证明。但如果实验有问题,那这种理论的可信度就要受到怀疑了。
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“可乐杀精”、“中(成)药能杀病毒”,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。其实,“可乐杀精”和“中药杀病毒”的试验是这样做的:1、将精液置入试管,然后倒入可乐,静置几小时,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。2、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,然后倒入中药制剂,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。
对科学试验方法有些了解的人,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。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,我这里多说两句: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,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(应该随机双盲)。试想: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、中药,而是白开水、食盐、吊白块、漂白粉,或者什么都不放,会有什么结果?实际上,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,而且需要弱碱环境(可乐为酸性),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(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)。真正的原因,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。如果有了对比实验,为了解释实验结果,就不得不去寻找真*相[xxiii],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(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:培养皿中未加入任何中药制剂,只是在桌上放了2小时,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)。当然,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,随便找几个:
例子1:在一个汽车论坛中有人这样来证明“开空调影响刹车”:车辆静止怠速,将刹车踏板踩下,然后打开空调,发现踏板变软了,由此证明:开空调会影响刹车。
(刹车一般采用真空助力泵,长时间踩下刹车踏板,会漏气而导致“变软”。所以开不开空调,长时间踩刹车踏板都会“变软”)
例子2:有人说,可乐是酸性的,会导致骨髂中的钙质大量流失。实验设计如下:用酸液去浸泡人的骨骼标本,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骨头变软而且有很大的弹性,再进行光谱分析,发现里面的钙质已经大量减少。
(可乐是喝到消化道里的,不可能直接接触骨骼。人的胃中有大量的胃液,其主要成分是盐酸,盐酸比可乐的酸性和腐蚀性要强多了,可以直接融化钢铁)
例子3:《郑玉巧育儿经(婴儿卷)》。其中有一节“新生儿有感情吗”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案例(第92页):
“医学上有这样一个例子,非常令人吃惊: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,无论如何也不吃妈妈的奶,却吃其他产妇的奶。经过多次试验,仍然如此,这使医护人员大惑不解。经过仔细调查,医护人员了解到,这位新生妈妈在怀孕初期,就极力想把胎儿打掉,直到分娩前,还很不情愿接受这个孩子。没想到,孩子出生后竟拒绝吃妈妈的奶!她宁愿吃别的妈妈的奶。如果胎儿不能领会母爱,这一切又怎样解释呢?”(本例引用自XYS网友文章,未考证与原书文字是否精确一致)
(错误的归因。这种错误很可能是由于作者的预设立场而产生的)
题外话:这样的实验,对于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人,具有相当大的蒙骗性。人们习惯于接受错误的解释,这也正是宗教生存的土壤。
[i] 动物试验表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,以及善于群交的矮黑猩猩都有意识
[ii] 实验表明动物也是经常运用类比法去探索
[iii] 异食癖的不计在内,中医信奉者服用“人中黄”的也暂且不算
[iv] 在中国老一辈的程序员中,用试错法去学习知识、去编程的,也是在有人在
[v] 凡事有例外,年纪稍大的可以回想一下著名的“摸着石头过河”——10亿人的试错
[vi] 同理也无法判断是不是会进化出一只“喜羊羊”和“灰太狼”来
[vii] 同样,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。
[viii] 所谓主流,就是说不包括中国国内的学术界
[ix] 有人说我这样写是贬低爱因斯坦。其实我写的这些都是真实情况,只不过有人习惯于将伟大的人的方方面面都搞成金光闪闪的,见不得别人批评,更有甚者不了解情况就妄下结论。其实爱因斯坦对自己的每次论战失败也都是承认的,只不过他总不服输,他从直觉上认为“老头子不掷骰子”,“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”,认为量子物理一定在某个基础的东西上错了。爱因斯坦终其半生之力,也没有战胜量子物理,在死后还被阿斯派克特实验证明是错的(“实在性”和“定域性”只能二选一。无论如何选,爱因斯坦都是错的,因为他认为世界既是定域的,又是实在的)。许多人认为“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的批评促进了量子物理的发展”,我想,理智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,但这也掩盖不了如下的事实:爱因斯坦在量子物理上犯了错误,而且一错就是几十年。如果按顺序排列的话,也应该先说爱因斯坦错了,然后再说他的错误其实也是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”的。(听着咋那么像中学历史课本评价农民起义泥?)爱因斯坦的朋友,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科学家保罗·埃伦费斯特可以批评爱因斯坦的顽固,当面对着爱因斯坦宣称要以爱因斯坦为耻,因为爱因斯坦表现得像“早年容忍不了相对论的那些人”,当时埃伦费斯特手中还没有任何证据据明爱因斯坦是错的,我们这些握有可信证据的后人,难道就不能批评爱因斯坦了么?
[x]之所以称其为科学事实,说明它可检验,可解释,可预测
[xi]很多年前认为是四种,所有较早的书中也说是四种,如《裸女》
[xii] 如果这种“金科玉律”已经被一个群体所广泛接受,那么它看起来就“更接近于真理”,如朝鲜,柬埔寨,1984……,还有这一篇报道:http://www.gmw.cn/content/2007-05/14/content_605779.htm
[xiii] 现代医学将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提高到了70多岁,而在此之前,这些国家的平均寿命均没有超过40岁。其中,现代医学对婴儿存活率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。如果想要检验,可以试着去找一些50岁以上的人,问问他们的兄弟姐妹夭折过多少。或者参考以下数据:中国在2007年婴儿死亡率(IMR)为15.3人/一千人,(这相当于美国1960年的水平,美国在2002年婴儿死亡率为7.0人/一千人)。与最早有记录的数据比较一下:在1915年的美国,婴儿死亡率为99.9人/一千人;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在1958年为80.8/一千人,也就是说,当时有将近十二分之一的婴儿是活不下来的(在1948年,则有五分之一婴儿会死掉)
[xiv]编译器BUG,OS出错,内存刷新失败,宇宙射线……
[xv] 比如嵌套类的访问权限和friend声明
[xvi] 有些人会倾向于将“职业”看成更“懂行”、更“专业”。其实这二者没什么必然的决定关系,而且在很多行业均是如此。其实,职业只代表以此为业,能达到职业最低标准即可。懂得多少则在于个人修为。
[xvii]不是所有的非科学都是伪科学,但是如果它明明不是科学,还非要宣称自己的科学的,这样它才算成是伪科学
[xviii] 即使对食物中的微量营养进行检测,用微波炉烹调也是有益无害。比如《美国食品科学》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: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20%,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%。中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,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,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.76%,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.04%。另外,食品中矿物质、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。如用微波炉烹饪蹄膀,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.6%
[xix]在国内的汽车论坛,我差不多是最早推广宣传IIHS的统计报告的。当时有很多人看到我列出的数据后感到不爽(因为他们喜欢的车型的伤亡率很高,他们批判的车型的伤亡率却很低),于是他们就找出各种理由批判。在这些种理由中,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,比如说“伤亡高是因为保有量大”,其实原始数字就是折合的百万辆车的伤亡率,或者说“某些车型的伤亡率高是因为旧款多”,其实原始数据已经标明了生产年份……IIHS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机构,早就考虑了种种情况,将数据梳理到合理才发表的,而且发表的文件中也有注明。这些人很可能是没有仔细看数据,就凭着自己的喜好开始了想象与猜测,所以才会犯下如此多的低级错误(刚才最后这一句话也是我想象的,嘻嘻)
[xx] 如果不依靠数据的话,甚至许多专业领域内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,对事情的判断也常常会出错
[xxi]网上某些所谓“铁笼中的黑市拳”的照片,其实就是来自于一个叫UFC的综合格斗赛事
[xxii] 要警惕玩弄数字的诡辩者
[xxiii] 我知道“真*相”二字在国内大多数可“自由发言”的地方是屏蔽的,所以要用间隔符号。